连是形声字,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“连,廄也,从广至同声”。我们常用“诚信”二字来形容一个人纯洁、诚实、守信的高尚品质。古往今来,“诚信”也被认为是为人处事、为官、从政的重要要求。堂堂正正、风清气正,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;廉洁自律和公共服务是领导干部从政的基础。廉洁奉公不仅是我们党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,也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。对于大多数党员干部来说,廉洁自律这根弦不能放松。 反腐败斗争必须把政治监督贯穿于党的执政全过程。要严格标准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政策的行为,推动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悟性、政治执行力。政治管理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。必须严格遵循“具体、精准、规范”的要求。既要注重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,又要严格排查打折、变动问题;还要观察“关键少数”和重点领域,健全预警、处理管控、事后问责的全链条管理机制。只有以“握铁留脚印、踏石留路”的韧劲,严格求实推进管理。腐败的生命能否减少,腐败滋生的土壤能否得到根除。回顾历史,北宋包拯“肆意、清廉、自暴自弃”的官风,正是古代士大夫“公权为民”理念的鲜明体现。这种跨越数千年的廉洁基因,如今必定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顺应政治本质、遵循政治底线的精神滋养。行政管理。 廉洁自律的本质是尊重纪律和法律底线,坚守道德操守。儒家文化提倡的“德、义、行、智、信”虽然属于传统道德范畴,但“廉洁弘德、服务大众、克制私心”的理念非常符合党员干部的廉洁要求。在新时代。当前,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仍在抬头,“腐败”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。必须以“按每一个标志,不放弃”的态度确保固定。一方面,纪律教育要融入生活、经常开展,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作不可估量的“硬杠杆”。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、纪法专题学习等,让党员干部学会如何做到恭敬、警惕、服从。底线;另一方面,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“以廉洁为荣、以腐败为耻”的价值取向,把遵规守纪内化于思想意识,外化于行动意识,积极抑制不正之风,破除“想成为党员”的思想。只有把法律思维与道德推理结合起来,廉洁自律才能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,干净的空气和正气才能充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。 严守纪律和法律底线,强化对“勇腐”行为的认识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把纪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,明确了“纪律必须比法律难、纪律先于法律”的明确方向。这是治党治党的重要原则,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,常常可以在一顿饭、一顿饭中看到。一张卡片,人际关系中的一件小事,看似微不足道,但在kat中却蕴藏着隐患。只有遵循“警惕”要全面加强法律法规建设,用法制思维、法制方法推进作风建设,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,让以权谋私、腐败行为不再隐匿;要引导党员干部恪守权力边界,把廉洁自律的标准纳入心中并放于行动之中,主动接受监督,践行尊重劳动、生活在监督之中,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,只有始终保持纪律和法律的震撼,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站得住脚,真正做到“不敢突破”。” 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质,是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严于律己,严于律己,在工作中坚守廉洁底线,在生活中养成廉洁家风,管好自己,督促身边人,用实际行动预防腐败、弘扬正气,坚守廉洁初心,用坚韧不拔的毅力筑牢复兴的坚实基础。 图片来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 作者:于若嘉(武汉经济开发区) 编辑:王淑贤